1. 職業概況
1.1 職業名稱
貴金屬首飾、鉆石、寶玉石檢驗員。
1.2 職業定義
用抽樣或全數檢查方式對貴金屬飾品的質量,鉆石、珠寶玉石的真偽,加工質量,品質分級及鑲嵌工藝進行檢驗及評估的人員。
1.3 職業等級
本職業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其中鉆石、寶玉石檢驗員不設初級。
1.4 職業環境
室內,常溫。
1.5 職業能力特征
有較強的理解、判斷能力,非色盲、色弱,并有一定的空間感、形體感及計算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畢業(或同等學力)。
1.7 培訓要求
全日制職業學校教育,根據其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確定。晉級培訓期限:各等級培訓均不少于200標準學時。
1.7.2 培訓教師
培訓初級、中級、高級貴金屬首飾、鉆石、寶玉石檢驗員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技師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本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培訓技師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本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培訓高級技師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2年以上或本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1.7.3 培訓場地設備
理論知識培訓在標準教室進行,技能操作培訓在配備相應的工具、檢驗設備、設施的場地中進行。
1.8 鑒定要求
1.8.1 適用對象
從事或準備從事本職業的人員。
1.8.2 申報條件
——初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
(3)本職業學徒期滿。
(4)取得相關專業中專畢業證書。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3)取得珠寶玉石(含巖礦)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專畢業證書。
——高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3)取得珠寶玉石(含巖礦)專業或相關專業大學本科畢業證書。
——技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3)取得珠寶玉石(含巖礦)專業或相關專業研究生畢業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滿2年。
——高級技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1.8.3 鑒定方式
分為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論知識考試采用閉卷筆試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現場實際操作方式。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60分以上者為合格。技師、高級技師鑒定還須進行綜合評審。
1.8.4 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
理論知識考試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為1:20,每個標準教室不少于2名考評人員;技能操作考核考評員與考生配比為1:5,且不少于3名考評員。
1.8.5 鑒定時間
各等級的理論知識考試時間均為90 min;技能操作考核時間為:鉆石、寶玉石檢驗員中級、高級為150 min,技師、高級技師為180 min;貴金屬首飾檢驗員按考核內容具體核定。
1.8.6 鑒定場所設備
理論知識考試在標準教室進行;技能操作考核在配備相應的工具、檢驗設備,符合檢測要求的室內環境中進行。主要工具、檢驗設備有:10倍放大鏡、卡尺、量規、量角板、鑷子、比色板、比色石、密度液、折射儀、分光鏡、偏光儀、熱導儀、反射儀、冷光源、鉆石燈、紫外熒光燈、二色鏡、查爾斯濾色鏡、天平、鉆石投影比率儀、寶石顯微鏡、紅外光譜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及化學分析常用設備等。
2. 基本要求
2.1 職業道德
2.1.2 職業守則
(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
(2)嚴格按國家技術標準進行檢驗,保證公平、公正、科學。
(3)認真負責,嚴于律己,不驕不躁,吃苦耐勞,勇于開拓。
(4)刻苦學習,鉆研業務,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及科學文化素質。
(5)愛崗敬業,具有團結協作精神。
2.2 基礎知識
2.2.1 法定計量單位的有關知識
2.2.2 誤差及數據處理的基本知識
2.2.3 抽樣檢驗的基礎知識
2.2.4 光學及有關地質的基礎知識
2.2.5 化學基礎知識
2.2.6 工藝美術基礎知識
2.2.7 貴金屬材料的有關知識
2.2.8 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安全使用知識
2.2.9 勞動法、合同法、產品質量法、計量法、標準化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2.2.10 質量管理、質量控制的基礎知識及安全監督有關條例
3. 工作要求
本標準對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的技能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包括低級別的要求。
3.1 初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
工具、量具、衡器、檢測設備的配備與使用 |
1.能正確配備與使用直尺、放大鏡、指環量規等常用檢測工具及量具 |
1.常用檢測工具及量具的名稱、規格、基本性能、用途范圍及維護保養知識 |
二、主體檢驗(貴金屬首飾檢驗) |
(一)簡單飾品的外觀質量檢驗 |
能夠按工藝要求對簡單飾品的外觀質量進行檢驗,內容包括: |
1.行業或企業對飾品外觀的一般質量要求 |
(二)飾品的重量檢驗 |
能夠對飾品的重量進行正確測量,并給出稱量值 |
行業標準對飾品重量測量允差的規定 | |
(三)數據記錄 |
能正確填寫原始記錄表 |
本行業對數據記錄的有關規定 |
3.2 中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夫知識 | ||
一、 |
(一)工具、量具、衡器、檢測設備的配備與使用(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1.能正確配備、安裝及使用溫控馬弗爐、軋片機等專用設備,并能夠排除一般故障 |
l.馬弗爐、軋片機等設備的規格、型號、基本性能、使用范圍及維護保養知識 | |
鉆 |
1.能正確使用千分尺、游標卡尺、機械式天平和電子天平 |
1.天平調整常識及量具使用知識 | |||
寶 |
1.能正確使用千分尺、游標卡尺、機械式天平和電子天平 |
1.天平調整常識及量具使用知識 | |||
(二)正確識別飾品的設計、制作與檢驗方法(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能夠看懂常規飾品的設計與制作圖紙 |
1.常用飾品款式設計的基礎知識 | ||
鉆 |
1.能看懂用儀器和工具檢驗鉆石真偽及品質的方法和操作規程 |
1.鉆石的基礎知識 | |||
寶 |
能看懂寶玉石的琢型及飾品的鑲嵌方式 |
1.寶玉石的常用琢磨工藝及加工過程的知識 | |||
二、主體檢驗(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一)常見飾品的外觀質量檢驗 |
能夠對常見飾品的外觀質量進行檢驗和判別,內容包括: |
1.行業或企業對常見飾品外觀工藝要求的基本內容 | |
(二)部分飾品的密度檢驗 |
能夠對部分飾品的密度進行正確測量,并給出密度值,內容包括: |
1.國家標準中飾品密度檢驗的有關內容 | |||
(三)金飾品中含金量的檢驗 |
能按國家標準方法(火試金法)的要求對金飾品中的含金量進行檢驗,內容包括: |
1.火試金法等國家標準的具體內容 | |||
鉆 |
(一)鉆石真偽鑒別 |
能運用儀器(如熱導儀、反射儀等)區分鉆石與仿鉆品 |
熱導儀、反射儀等儀器的結構、性能、應用范圍、使用方法和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 | ||
能運用量具測量鉆石或仿鉆品的直徑、全深尺寸,求證重量與直徑的關系,區分真偽 |
1.鉆石琢型及各刻面要素的相關內容 | ||||
能運用肉眼鑒別方法和放大鏡檢測法區分鉆石與仿鉆品 |
1.鉆石的結晶學特征及物理、化學性質 | ||||
(二)鉆石切磨單項工序檢驗 |
能按工藝要求,運用儀器或工具(量具)對半成品鉆石切磨工藝進行初步評價,內容包括: |
1.鉆石切磨工藝流程的知識 | |||
(三)品質檢驗 |
能根據顏色、凈度、切工的優劣對鉆石品質做出初步評價,內容包括: |
1.國際鉆廠石分級體系的基本要點 | |||
寶 |
(一)寶玉石品種的檢驗 |
l.能借助放大鏡熟練地描述常見寶玉石的顏色、形態、透明度、光澤、解理、裂理、斷口、特殊光學效應等外觀特征 |
1.與寶玉石有關的基本概念 | ||
(二)飾品工藝質量檢驗 |
l.能使用各種量具準確地測量常見寶玉石成品的幾何尺寸,并能初步判斷其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
1.飾品的生產工藝流程 | |||
編寫檢驗報告(非選項) |
1.能正確記錄并整理檢驗數據 |
編寫檢驗報告的方法 |
3.3 高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
一、 |
(一)工具、量具、衡器、檢測設備的配備與使用(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1.能正確配備銀化學法所需的滴定管、三角燒瓶等 |
1.化學實驗室常識 | |
鉆 |
能按 |
鉆石比率儀等儀器的使用常識 | |||
寶 |
1.能正確使用分光鏡、寶石顯微鏡等常規檢測儀器 |
l.常規檢測儀器的基本原理 | |||
(二)正確識別飾品的設計、制作與檢驗方法(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能看懂復雜飾品的設計與制作圖樣 |
常用飾品制作工藝及加工過程有關知識 | ||
鉆 |
能看懂鉆石(鑲嵌鉆石) |
國際鉆石分級體系的內容及相應的分級標準 | |||
寶 |
1.能看懂寶玉石款式設計圖 |
l.寶玉石加工工藝學的基礎知識 | |||
二、主體檢驗(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一)復雜工藝飾品的外觀質量檢驗 |
能夠對復雜工藝飾品的外觀質量進行檢驗,內容包括: |
1.飾品外觀工藝要求的有關內容 | |
(二)銀飾品中含銀量的檢驗 |
1.能按國家標準方法(電位滴定法)的要求對銀飾品中的含銀量進行檢驗 |
1.有關銀的國家標準的具體內容 | |||
鉆 |
(一)鉆石 |
能按國家標準要求對鉆石的顏色、凈度、切工和重量進行等級劃分,內容包括; |
1.鉆石分級的國際和國家標準 | ||
(二)優化與處理鉆石鑒定 |
能用常規儀器或大型精密儀器,將采用激光打孔、玻璃充填、鍍膜涂層等方法進行優化與處理的鉆石與天然鉆石區分開來 |
常見優化及處理鉆石的鑒別方法 | |||
(三)鉆石切磨各工序檢驗 |
能按工藝要求,運用儀器或工具對鉆石的切磨工藝進行檢驗,內容包括: |
鉆石切磨各道工序質量的檢驗標準 | |||
寶 |
(一)寶玉石品種的檢驗 |
1.能用常規鑒定儀器準確地測出常見寶玉石的吸收光譜等數據 |
1.結晶學及晶體光學基礎知識 | ||
(二)飾品工藝質量檢驗 |
l.能用放大鏡及各種量具判斷寶玉石成品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
1.飾品制作的方法 | |||
編寫檢驗報告(非選項) |
1.能正確分析判斷檢驗數據 |
1.編制寶玉石檢驗報告的方法 |
3.4 技師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
一、檢驗前期準備工作 |
(一)工具、量具、衡器、檢測設備的配備與使用(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1.能正確配備、使用鉑化學法所需的分光光度儀等設備,并能夠排除一般故障 |
l.分光光度儀等設備的規格、型號、基本性能、用途范圍及維護保養知識 | |
鉆 |
1.能按原石分級要求,選用合適的儀器和工具 |
鉆石原石分級知識 | |||
寶 |
1.能正確使用部分常見大型精密儀器,如紅外光譜儀等 |
l.常見重液的基本特性 | |||
(二)正確識別飾品的設計、制作與檢驗方法(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能看懂流行飾品的設計方案及簡單制作工藝,并會應用計算機設計軟件 |
1.流行飾品的設計與制作知識 | ||
鉆 |
1.能看懂原石分級內容和操作規則 |
1.鉆石原石的分類與用途 | |||
寶 |
1.能看懂復雜首飾的設計圖,并能識別其制作工藝 |
1.復雜首飾制作工藝的特點 | |||
二、主體檢驗(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一)鉑飾品中的含鉑量的檢驗 |
能按鉑化學分析方法標準的要求對鉑飾品中的含鉑量進行檢驗,內容如下: |
1.鉑化學分析方法的有關標準 | |
(二)金飾品中的含金量無損檢驗及成色判斷(X射線熒光光譜儀法) |
1.能正確對金飾品中的含金量進行無損檢驗及成色判斷 |
金飾品的無損檢驗方法 | |||
鉆 |
(一)鉆石原石分級 |
能根據國際市場通行的規則,對鉆石原石按大小、形狀、凈度、顏色和加工要求進行分級,并劃定出相應的用途 |
原石分級操作規程 | ||
(二)鉆石原石加工設計 |
能按原石的晶體形狀和內外部特征提出琢型設計和加工工藝設計的方案 |
1.原石的成因機理 | |||
寶 |
(一)寶玉石品種的檢驗 |
1.能用寶石顯微鏡觀察常見寶玉石的內外部特征,并對典型內含物種類做進一步分析 |
1.分析寶玉石內含物基礎知識 | ||
(二)飾品工藝質量檢驗 |
能對寶玉石飾品的終成品的質量進行準確分析與評價 |
有關質量與分級標準 | |||
三、主體評估(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鉆 |
(一)原石質量及價值的評估 |
能對小至中粒的原石進行質量及價值的評估 |
原石質量及價值評估知識 | |
(二)異形鉆石質量及價值的評估 |
能對各類異形鉆石的質量及價值做出初步評估 |
1.異形鉆石的加工工藝 | |||
寶 |
(一)寶玉石品種的價值評估 |
能在檢驗的基礎上,對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翡翠及珍珠等常見寶玉石品種的價值進行初步評估 |
1.珠寶玉石評估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實例 | ||
(二)成品首飾的價值評估 |
能從成品首飾的各部件及工藝、藝術效果等綜合因素考慮,對成品首飾的價值進行初步評估 |
l.貴金屬材料價格體系及工藝價格的構成 | |||
四、培訓與指導 |
(一)理論知識培訓 |
1.能對初、中、高級人員進行理論知識培訓 |
培訓教學計劃的編制方法 | ||
(二)技能操作指導 |
能對初、中、高級人員進行技能操作指導 |
技能培訓的教學方法 | |||
五、 |
(一)解決技術難題 |
能解決檢驗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問題,分析檢驗中出現偏差的原因 |
研究并解決技術難題的方法及糾正處理偏差的方法 | ||
(二)檢驗過程中的常規技術管理 |
能對檢驗的各環節進行質量控制,并審核檢驗報告 |
質量管理與控制方法 | |||
(三)新技術的引進與開發 |
1.能在檢驗工作中運用國內外檢驗新技術、新方法及新設備 |
國內外新的珠寶檢驗技術 |
3.5 高級技師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
一、 |
(一)工具、量具、衡器、檢測設備的配備與使用(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1.能正確配備、使用原子吸收光譜儀,并能夠排除一般故障 |
1.X射線熒光光譜儀的基本性能、檢測范圍、使用及維護保養知識 | |
鉆 |
能按鑒別合成鉆石、優化處理鉆石的要求,選用相應的儀器、工具及檢測設備,如紅外光譜儀、陰極發光儀等 |
l.國內外先進檢測儀器(設備)的動態報道 | |||
寶 |
1.能根據不同的寶玉石品種,選擇快、佳的檢驗儀器,并制定檢驗方案 |
1.檢測技術中不同方案的設計方法 | |||
(二)正確識別飾品的設計、制作與檢驗方法(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能識別復雜流行飾品的設計方法及制作工藝,并能對制作工藝進行評估 |
現代首飾制作工藝知識 | ||
鉆 |
1.能看懂合成鉆石的制作工藝流程 |
1.合成鉆石的發展歷史及研究現狀 | |||
寶 |
1.能判別首飾設計者的創作構思 |
1.首飾作品的創作設計理論和方法 | |||
二、主體檢驗(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 |
(一)金、銀飾品中的微量雜質元素含量的檢驗(原子吸收光譜儀法) |
1.能按國家標準用化學分析方法對金、銀制品中的微量雜質元素含量進行檢驗 |
1.化學分析方法國家標準的有關內容 | |
(二)金、銀、鉑飾品中主含量的無損檢驗及成色判斷(X射線熒光光譜儀法) |
1.能對金、銀、鉑飾品中的主元素含量進行無損檢驗 |
X射線熒光光譜技術的理論知識 | |||
鉆 |
(一)合成鉆石鑒定 |
能使用常規儀器或大型精密儀器,對合成鉆石的晶體形狀、內含物特征、發光性、吸收光譜和磁性等方面進行檢測和鑒定 |
合成鉆石的鑒別方法 | ||
(二)優化與處理鉆石鑒定 |
能使用常規儀器或大型精密儀器,對輻照改色、高溫高壓等優化與處理的鉆石進行檢測和鑒定 |
優化及處理鉆石的鑒別方法 | |||
寶 |
(一)寶玉石品種的檢驗 |
l.能準確地對稀少及罕見的寶玉石品種進行檢驗 |
1.稀少及罕見寶玉石品種的基本性質及鑒定方法 | ||
(二)飾品工藝質量檢驗 |
能對寶玉石飾品的終成品是否達到藝術創作要求進行評價 |
珠寶首飾鑒賞的有關知識 | |||
三、主體評估(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鉆 |
(一)鉆石評估資料的選用 |
按鉆石評估的需要,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內容包括: |
1.鉆石評估知識 | |
(二)鉆石原石、成品鉆的質量及價值評估 |
能進行鉆石原石質量與價值評估,內容包括: |
1.不同晶體特征的鉆石加工工藝知識 | |||
能進行成品鉆質量與價值評估,內容包括: |
1.鉆石評估的目的和原則 | ||||
寶 |
(一)寶玉石品種的價值評估 |
1.能對常見寶玉石品種進行質量分級,并對其價值做出準確評估 |
1.寶玉石質量分級基礎知識 | ||
(二)成品首飾的價值評估 |
能對具有特殊創意、重要歷史價值的珠寶首飾做出評估 |
珠寶首飾發展史 | |||
四、 |
(一)理論知識培訓 |
能編寫本專業的培訓講義 |
編寫培訓講義的有關知識 | ||
(二)技能操作指導 |
能對技師的專業工作進行指導 |
現代教學演示方法 | |||
五、 |
(一)解決技術難題 |
能解決新檢驗技術及新檢驗儀器應用或建立新標準、新方法過程中出現的疑難技術問題 |
1.建立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有關理論知識 | ||
(二)檢驗過程中的常規技術管理 |
1.能夠編制新的檢測規范 |
1.標準化管理的有關知識 | |||
(一)新技術的引進與開發 |
l.能獨立開發、檢驗新技術或對已有技術進行革新 |
1.行業發展的動態 |
4. 比重表
4.1 理論知識
項目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技師(%) |
高級技師(%) | |||
基本要求 |
職業道德 |
5 |
5 |
5 |
5 |
5 | ||
基本知識 |
30 |
30 |
30 |
30 |
30 | |||
相 |
檢驗前準備工作 |
工具、量具、衡器、檢測設備的配備與使用 |
20 |
18 |
15 |
10 |
8 | |
正確識別飾品的設計、制作與檢驗方法 |
— |
7 |
5 |
5 |
7 | |||
主體檢驗 |
(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金屬首飾檢驗 |
40 |
35 |
40 |
35 |
35 | |
鉆石檢驗 |
— |
35 |
40 |
20 |
15 | |||
寶玉石檢驗 |
— |
35 |
40 |
20 |
15 | |||
數據記錄或編寫檢驗報告 |
5 |
5 |
5 |
|
| |||
主體評估(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鉆石評估 |
— |
— |
— |
15 |
20 | ||
寶玉石評估 |
— |
— |
— |
15 |
20 | |||
培訓與指導 |
理論知識培訓 |
— |
— |
— |
4 |
4 | ||
技能操作指導 |
— |
— |
— |
4 |
4 | |||
參與技術管理 |
解決技術難題 |
— |
— |
— |
2 |
2 | ||
檢驗過程中的常規技術管理 |
— |
— |
— |
2 |
2 | |||
新技術的引進與開發 |
— |
— |
— |
3 |
3 |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操作
項目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技師(%) |
高級技師(%) | |||
技 |
檢驗前準備工作 |
工具、量具、衡器、檢測設備的配備與使用 |
20 |
25 |
20 |
14 |
12 | |
正確識別飾品的設計、制作與檢驗方法 |
— |
10 |
10 |
6 |
8 | |||
主體檢驗 |
(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貴金屬首飾檢驗 |
70 |
60 |
60 |
60 |
50 | |
鉆石檢驗 |
— |
60 |
60 |
45 |
30 | |||
寶玉石檢驗 |
— |
60 |
60 |
40 |
25 | |||
數據記錄或編寫檢驗報告 |
10 |
5 |
10 |
— |
— | |||
主體評估(可根據申報人情況任選一種) |
鉆石評估 |
— |
— |
— |
15 |
25 | ||
寶玉石評估 |
— |
— |
— |
20 |
30 | |||
培訓與指導 |
理論知識培訓 |
— |
— |
— |
4 |
5 | ||
技能操作指導 |
— |
— |
— |
4 |
5 | |||
參與技術管理 |
解決技術難題 |
— |
— |
— |
3 |
4 | ||
檢驗過程中的常規技術管理 |
— |
— |
— |
4 |
5 | |||
新技術的引進與開發 |
— |
— |
— |
5 |
6 |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相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