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職業概況
1.1 職業名稱
化學檢驗工。
1.2 職業定義
以抽樣檢查的方式,使用化學分析儀器和理化儀器等設備,對試劑溶劑、日用化工品、化學肥料、化學農藥、涂料染料顏料、煤炭焦化、水泥和氣體等化工產品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及中間過程進行檢驗、檢測、化驗、監測和分析的人員。
1.3 職業等級
本職業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1.4 職業環境
室內,常溫。
1.5 職業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觀察、判斷和計算能力,具有較強的顏色分辨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畢業(或同等學力)。
1.7 培訓要求
全日制職業學校教育,根據其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確定。晉級培訓期限:初級、中級、高級不少于180標準學時;技師、高級技師不少于150標準學時。
1.7.2 培訓教師
培訓初、中、高級化學檢驗工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技師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本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培訓技師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本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培訓高級技師的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2年以上或本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1.7.3 培訓場地設備
標準教室及具備必要檢驗儀器設備的試驗室。
1.8 鑒定要求
1.8.1 適用對象
從事或準備從事本職業的人員。
1.8.2 申報條件
——初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
(3)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4)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以上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高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高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高等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4)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大專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生,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技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經本職業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3)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高級技工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生,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4)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大學本科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生,并從事本職業工作1年以上。
——高級技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1.8.3 鑒定方式
分為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論知識考試采用閉卷筆試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現場實際操作方式。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60分以上者為合格。技師、高級技師鑒定還須進行綜合評審。
1.8.4 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
理論知識考試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為1:20,每個標準教室不少于2名考評人員;技能操作考核考評員與考生配比為l:10,且不少于3名考評員。
1.8.5 鑒定時間
理論知識考試時間為 90~120 min;技能操作考核時間為 90~240 min。
1.8.6 鑒定場所設備
理論知識考試在標準教室進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具備必要檢測儀器設備的實驗室進行。實驗室的環境條件、儀器設備、試劑、標準物質、工具及待測樣品應能滿足鑒定項目需求,各種計量器具必須計量檢定合格,且在檢定有效期內。
2. 基本要求
2.1 職業道德
2.1.2 職業守則
(1)愛崗敬業,工作熱情主動。
(2)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堅持原則,一絲不茍地依據標準進行檢驗和判定。
(3)努力學習,不斷提高基礎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
(4)遵紀守法,不謀私利,不徇私情。
(5)遵守勞動紀律。
(6)遵守操作規程,注意安全。
2.2 基礎知識
2.2.1 標準化計量質量基礎知識
2.2.2 化學基礎知識(包括安全與衛生知識)
2.2.3 分析化學知識
2.2.4 電工基礎知識
2.2.5 計算機操作知識
2.2.6 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3. 工作要求
本標準對初級、中級、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師的技能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包括低級別的要求。
表中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各檢驗類別:A——試劑溶劑檢驗;B——日用化工檢驗;C——化學肥料檢驗;D——化學農藥檢驗;E——涂料染料顏料檢驗;F——煤炭焦化檢驗;G一一水泥檢驗。按各檢驗類別分別進行培訓、考核。
3.1 初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
(一)禮儀 |
能主動、熱情、認真地進行樣品交接 |
1.常用禮貌語言 |
(二)填寫檢驗登記表 |
能詳盡填寫樣品登記表的有關信息(產品的基本狀況、送檢單位、檢驗的要求等),并由雙方簽字 | ||
(三)查驗樣品 |
能認真檢查樣品狀況,驗證密封方式,做好記錄,加貼樣品標識 | ||
(四)保存樣品 |
能在規定的樣品貯存條件下貯存樣品 | ||
二、 |
(一)了解檢驗方案 |
1.能讀懂簡單的化學分析和物理性能檢測方法標準和操作規范 |
1.化工產品的定義和特點 |
2.能讀懂簡單的檢驗裝置示意圖 |
A.試劑的分類、包裝及貯存要求,溶劑的用途 | ||
(二)準備玻璃儀器等用品 |
l.能正確識別、選用玻璃儀器和其他用品 |
1.常用玻璃儀器和其他用品的名稱和用途 | |
(三)準備實驗用水、溶液 |
l.能正確使用一般化學分析實驗用水 |
1.實驗室用水使用知識 | |
(四)準備儀器設備 |
1.能正確使用天平(包括分析天平和托盤天平)、PH計 |
1.天平、PH計等計量器具的結構、計量性能和使用規則 | |
三、 |
(一)明確采樣方案 |
采樣前,能明確采樣方案中的各項現定,包括批量的大小、采樣單元、樣品數、樣品量、采樣部位、采樣工具、采樣操作方法和采樣的安全措施等 |
l.采樣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原則 |
(二)準備采樣 |
能檢查抽樣工具和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準備好樣品標簽和采樣記錄表格 | ||
(三)實施采樣 |
能在規定的部位按采樣操作方法進行采樣,填好樣品標簽和采樣記錄 | ||
(四)保存樣品 |
能使用規定的容器在一定環境條件下保存樣品至規定日期 | ||
(五)制備固體樣品 |
能正確制備組成不均勻的固體樣品,包括粉碎、混合、縮分 | ||
四、 |
(一)化學分析 |
l.能正確進行試樣的汽化分析操作,包括稱量、加熱干燥至恒量 |
1.稱量分析揮發法的操作規程 |
(二)儀器分析 |
l.能用正確的方法溶解固體樣品,稀釋液體樣品或吸收氣體樣品,制備PH測定液 |
PH計的操作方法 | |
(三)檢測物理參數和性能 |
能檢測相應類別化工產品的物理參數和性能 |
相關國家標準中各檢驗項目的相應要求 | |
(四)微生物學檢驗 |
從事B類檢驗的人員能測定化妝品中微生物指標的菌落總數 |
微生物檢驗學的有關內容 | |
(五)記錄原始數據 |
能正確記錄檢驗原始數據,填寫試驗記錄表格 |
原始記錄的填寫要求 | |
五、 |
(一)清洗分析用器皿 |
能針對盛裝不同種類殘渣殘液的器皿采用適宜的清洗方法;能正確存放玻璃儀器和其他器皿 |
玻璃儀器的洗滌知識 |
(二)進行數據處理 |
l.能根據檢驗結果有效數字位數的要求,正確進行數據的修約和運算 |
1.有效數字及數字修約規則 | |
六、 |
(一)保養維護儀器設備 |
能正確保養、維護所用儀器設備 |
一般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知識 |
(二)發現儀器設備故障 |
能及時發現所用儀器設備出現的一般故障 |
簡單儀器設備的結構及常見故障現象 | |
七、 |
(一)實驗室安全 |
能執行實驗室各項安全守則,正確使用消防器材,安全使用各種電器 |
化學實驗室的安全知識 |
(二)實驗人員安全防護 |
能正確使用通風柜,不亂排放廢液、廢渣;能正確使用防護用品 |
化學實驗人員的安全防護知識 |
3.2 中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
一、 |
檢驗項目介紹 |
1.能提出樣品檢驗的合理化建議 |
1.檢驗產品和項目的計量認證和審查認可(或驗收)的一般知識 |
|
二、 |
(一)明確檢驗方案 |
1.能讀懂較復雜的化學分析和物理性能檢測的方法、標準和操作規范 |
1.化學分析和物理性能檢測的原理 |
|
(二)準備實驗用水、溶液 |
1.能正確選擇化學分析、儀器分析及標準溶液配制所需實驗用水的規格;能正確貯存實驗用水 |
1.實驗室用水規格及貯存方法 |
| |
(三)檢驗實驗用水 |
能按標準或規范要求檢驗實驗用水的質量,包括電導率、PH范圍、可氧化物、吸光度、蒸發殘渣等 |
實驗室用水規格及檢驗方法 |
| |
(四)準備儀器設備 |
1.能按有關規程對玻璃量器進行容量校正 |
1.玻璃量器的校正方法 |
||
三、 |
(一)制定采樣方案 |
能按照產品標準和采樣要求制定合理的采樣方案,對采樣的方法進行可行性實驗 |
化工產品采樣知識 |
|
(二)實施采樣 |
能對一些采樣難度較大的產品(不均勻物料、易揮發物質、危險品等)進行采樣 |
| ||
四、 |
(一)分離富集、分解試樣 |
能按標準或規程要求,用液—液萃取、薄層(或柱)層析、減壓濃縮等方法分離富集樣品中的待測組分,或用規定的方法(如溶解、熔融、灰化、消化等)分解試樣 |
化學檢驗中的分離和富集、分解試樣知識 |
|
(二)化學分析 |
能用沉淀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目視比色(或比濁)法、薄層色譜法測定化工產品的組分 |
1.沉淀滴定、氧化還原滴定、目視比色、簿層色譜分析的方法 |
| |
(三)儀器分析 |
能用電位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儀器分析法測定化工產品的組分 |
1.電位滴定法、分光光度法有關知識 |
| |
(四)檢測物理參數和性能 |
能檢測化工產品的物理參數和性能 |
相關國家標準中各檢驗項目的相應要求 |
| |
(五)微生物學檢驗 |
從事B類檢驗的人員能測定化妝品中的糞大腸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微生物指標 |
微生物學及檢驗方法 |
| |
(六)進行對照試驗 |
1.能將標準試樣(或管理試樣、人工合成試樣)與被測試樣進行對照試驗 |
消除系統誤差的方法 |
| |
五、 |
(一)進行數據處理 |
1.能由對照試驗結果計算出校正系數,并據此校正測定結果,消除系統誤差 |
實驗結果的數據處理知識 |
|
(二)校核原始記錄 |
能校核其他檢驗人員的檢驗原始記錄,驗證其檢驗方法是否正確,數據運算是否正確 |
對原始記錄的要求 |
| |
(三)填寫檢驗報告 |
能正確填寫檢驗報告,做到內容完整、表述準確、字跡(或打。┣逦、判定無誤 |
對檢驗報告的要求 |
| |
(四)分析檢驗誤差的產生原因 |
能分析一般檢驗誤差產生的原因 |
檢驗誤差產生的一般原因 |
| |
六、 |
排除儀器設備故障 |
能夠排除所用儀器設備的簡單故障 |
常用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結構和常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
|
七、 |
安全事故的處理 |
能對突發的安全事故果斷采取適當措施,進行人員急救和事故處理 |
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和急救知識 |
|
3.3 高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
接待咨詢 |
1.能全面了解送檢產品質量方面的有關問題 |
相應化工產品的性能和檢測 |
二、 |
(一)準備實驗用水、溶液 |
1.能制備儀器分析用的標準溶液和其他制劑試液 |
標準溶液的制備方法 |
(二)準備儀器設備 |
1.能按照標準要求制備氣相色譜分析用的填充柱(包括柱管和載體的預處理、載體的涂漬、色譜柱的裝填和老化等),并能選用適當的毛細管柱;或能選用符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要求的空心陰極燈,并能正確評價陰極燈的優劣,包括發光強度、發光穩定性、測定靈敏度與線性、燈的使用壽命等指標 |
l.色譜柱的制備方法 | |
(三)操作計算機 |
能熟練操作與分析儀器配套使用的計算機 |
計算機操作應用的一般知識 | |
(四)設計檢驗記錄表格 |
能根據不同類型檢驗項目的需要設計相應的原始記錄表格 |
不同類型檢驗項目原始記錄的設計要求 | |
三、 |
(一)儀器分析 |
l.能接操作規程操作氣相色譜儀(包括其配套設備,如高壓氣體鋼瓶、減壓閥、氣路管線、凈化器、色譜數據工作站或數據處理機等),能根據不同的檢驗項目選擇適當的色譜分析條件,合理地調整色譜參數;或能按操作規程操作原子吸收光譜儀[包括其配套設備,如乙炔鋼瓶(或乙炔穩壓發生器)、壓縮空氣鋼瓶(或空氣壓縮機),或其他燃氣和助燃氣、減壓閥、氣路管線、計算機及配套系統軟件或數據處理機],能根據不同的檢驗項目選擇適當的儀器分析條件,合理地調整儀器參數 |
1.色譜分析的分離原理及分類,氣相色譜基本術語,氣相色譜儀的結構、操作方法,氣相色譜定性和定量方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的結構、原子吸收定量分析技術、佳儀器條件的選擇、干擾因素的消除方法等知識 |
(二)監測“三廢”排放 |
能按標準要求測定本單位產生的“三廢”中的主要環境監測項目 |
l.與檢驗產品相關的環境污染物的種類及主要來源 | |
(三)解決檢驗技術問題 |
能解決檢驗過程中遇到的一般技術問題,并能驗證其方法的合理性 |
化學檢驗相關技術 | |
四、 |
(一)審定檢驗報告 |
能對其他檢驗人員制作的檢驗報告按管理規定進行審核,內容包括 |
對檢驗報告的要求 |
(二)分析產生不合格品的原因 |
能協助企業生產技術管理部門分析產生不合格品(批)的一般原因 |
A.試劑的工業分離提純知識 | |
五、 |
(一)安裝調試驗收儀器設備 |
能讀懂新購置的一般儀器設備的說明書,能按規程進行安裝、調試,并能驗證其技術參數是否達到規定要求 |
一般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及結構組成 |
(二)排除儀器設備故障 |
l.能獨立設計簡單的檢修儀器設備的程序框圖 |
分析儀器的故障檢修方法 | |
六、 |
(一)編寫儀器操作規程 |
能制定一般檢驗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 |
一般檢驗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
(二)編寫檢驗操作規范 |
能編寫相關產品和原材料的檢驗操作規范 |
相關產品和原材料的檢驗方法和標準 | |
(三)改進檢驗裝置 |
能根據檢驗方法的需要改進試驗裝置,提高檢驗效率和檢驗結果的準確度 |
各種試驗裝置的結構及各部件的作用 | |
七、 |
傳授技藝 |
1.能向初級、中級化學檢驗工傳授與其工作內容相關的專業知識 |
傳授技藝、技能的基本方法 |
3.4 技師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
(一)解決檢驗技術難題 |
能解決化學檢驗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
1.相應類別的檢驗項目 |
(二)開展新檢驗項目 |
能根據本單位發展需要,開展新產品、新項目的檢驗 | ||
二、 |
(一)安裝、調試、驗收儀器設備 |
能將新購置的、較復雜的儀器設備按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安裝、調試,并能驗證其技術參數是否達到規定標準 |
常用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及結構組成 |
(二)排除儀器設備故障 |
1.能獨立設計較復雜的檢修儀器設備的程序框圖 |
較復雜的分析儀器的故障檢修方法 | |
三、 |
(一)組合檢驗裝置 |
能根據檢驗方法的需要,組合檢驗新項目所需的裝置 |
各種化學實驗室的電器設備、玻璃儀器及其他器皿和用品的用途 |
(二)編寫檢驗操作規范 |
能編寫非標準檢驗方法(如生產過程控制檢驗)的操作規范 |
1.各種產品的生產工藝 | |
四、 |
傳授技藝 |
1.能向初級、中級、高級化學檢驗工傳授與其工作內容相關的專業知識(包括安全環保)和常用的數據處理知識 |
1.技能培訓的基本要求 |
五、 |
(一)制定購置計劃 |
1.能根據檢驗需要和單位的條件制定儀器設備購置的近期計劃和長遠規劃 |
1.各種儀器設備的用途、價格 |
(二)檢驗質量管理 |
1.能準確分析影響檢驗質量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決辦法 |
檢驗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 |
(三)儀器及試劑管理 |
1.能定期安排實驗室儀器的周期檢定 |
計量檢定有關知識 | |
*(四)計量認證和審查認可(驗收) |
能根據實驗室計量認證和審查認可(驗收)的要求,編寫管理手冊中與相應類別檢驗有關的規章制度 |
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有關知識 | |
*(五)實驗室認可 |
能根據實驗室認可的要求,編制相應類別檢驗的操作指導書或檢驗細則 |
實驗室認可的有關知識 | |
*(六)參與企業的質量管理 |
能根據質量管理和質量認證的要求,編制相關的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 |
GB/T 19000—ISO 9000標準知識 | |
*(七)參與企業的環境管理 |
能根據企業的環境管理體系要素的相關要求,編制與相應類別檢驗相關的操作指導書和規程 |
GB/T 24000—ISO 14000標準知識 |
注:前帶有*號的“工作內容”為選擇項,申報人員可以從(四)至(七)的四項工作內容中任選兩項。
3.5 高級技師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夫知識 |
一、 |
(一)解決檢驗技術難題 |
能處理并解決較高難度的檢驗技術問題 |
國內外化學檢驗技術發展動態 |
(二)引進檢驗新技術 |
能將當今國內外化學檢驗的新技術、新方法引進檢驗工作中,并取得應用成效 | ||
二、 |
(一)檢索標準文獻 |
能根據標準目錄和標準化期刊檢索標準文獻,獲得新標準信息 |
標準化基礎知識 |
(二)數理統計的應用 |
能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判斷標準曲線的線性關系和檢測結果的精密度 |
數理統計的應用知識 | |
三、 |
專業培訓 |
1.能系統講授化工產品檢驗的基本知識,并能指導學員的實際操作 |
技能培訓的方法 |
四、 |
(一)確定規劃方案 |
能根據本單位的需要,規劃實驗室的規模和功能,并做到留有發展空間 |
實驗室規劃一般要求 |
(二)實驗室設計 |
能提出各類實驗用房(化學分析室、精密儀器室、鋼瓶室、貯藏室和辦公室等)合理布局的設計要求 |
實驗室布局要求 | |
(三)實驗室配套設施設計 |
能做到實驗室的電源、水源、燃氣源(可無)設計安全合理;實驗室的照明、通風、排水、排氣、實驗臺設計符合檢驗要求;鋼瓶室、貯藏室設施設計符合貯存要求 |
實驗室設施要求 | |
五、 |
參與技術交流與合作 |
能勝任下列工作之一 |
本地區各化工生產企業的檢驗能力、實驗室和檢驗人員的狀況 |
六、 |
參與技術發展規劃和標準制定 |
能勝任下列工作之一 |
1.國內外化學檢驗技術發展動態 |
七、 |
技術探討和經驗總結 |
能完成下列工作之一 |
1.技術報告和技術總結寫作的有關知識 |
4. 比重表
4.1 理論知識
項目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技師(%) |
高級技師(%) | |
基本要求 |
職業道德 |
5 |
5 |
3 |
2 |
2 |
基礎知識 |
40 |
35 |
22 |
23 |
23 | |
相 |
樣品交接 |
5 |
2 |
2 |
— |
— |
檢驗準備 |
14 |
17 |
13 |
— |
— | |
采樣 |
10 |
7 |
— |
— |
— | |
檢測與測定 |
13 |
22 |
25 |
20 |
20 | |
測后工作 |
3 |
5 |
5 |
— |
— | |
安全實驗 |
5 |
5 |
— |
— |
— | |
養護設備 |
5 |
— |
— |
— |
— | |
修驗儀器設備 |
— |
2 |
10 |
10 |
— | |
技術管理與創新 |
— |
— |
15 |
15 |
10 | |
培訓與指導 |
— |
— |
5 |
5 |
10 | |
實驗室管理 |
— |
— |
— |
25 |
— | |
實驗室規劃設計 |
— |
— |
— |
— |
15 | |
技術交流 |
— |
— |
— |
— |
5 | |
制定標準 |
— |
— |
— |
— |
5 | |
技術總結 |
— |
— |
— |
— |
10 |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操作
項目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技師(%) |
高級技師(%) | |
技 |
樣品交接 |
8 |
5 |
5 |
— |
— |
檢驗準備 |
20 |
18 |
10 |
— |
— | |
采樣 |
15 |
10 |
— |
— |
— | |
檢測與測定 |
30 |
42 |
45 |
35 |
30 | |
測后工作 |
7 |
9 |
8 |
— |
— | |
安全實驗 |
10 |
10 |
— |
— |
— | |
養護設備 |
10 |
— |
— |
— |
— | |
修驗儀器設備 |
— |
6 |
12 |
15 |
— | |
技術管理與創新 |
— |
— |
15 |
15 |
15 | |
培訓與指導 |
— |
— |
5 |
10 |
15 | |
實驗室管理 |
— |
— |
— |
25 |
— | |
實驗室規劃設計 |
— |
— |
— |
— |
10 | |
技術交流 |
— |
— |
— |
— |
10 | |
制定標準 |
— |
— |
— |
— |
10 | |
技術總結 |
— |
— |
— |
— |
10 |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相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