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需要“有償家教”

已閱[5323]次 [2009-10-21]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這些天,山東省地方性法規《山東省義務教育條例(草案)》正在公開征求意見。到本月下旬,該省將舉行立法聽證會,聽取民眾的意見和建議。這部法規草案的大爭議點,在于它明確規定“在職教師不得從事有償家教活動”,從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激烈爭論。
 
    “有償家教”的市場是究竟怎樣形成的?到底是哪一只無形的手在驅迫、支使著家長、學生、教師進入這個市場?
 
    我們常說“需求是第一位的”,那么是誰需要“有償家教”呢?有記者舉例說,有的老師平時課堂教學留一手,許多內容都要孩子們去家里聽有償輔導。不可否認,教師群體中是有極少數師德敗壞的人,但這樣的教師畢竟很少,不至于成為“有償家教”普遍化的推手,或者說,僅僅是少數師德敗壞的教師,不可能形成這么大一個家教市場。因為極少數人的失德行為去制訂一部針對所有教師的法規,似乎有大炮打蒼蠅之嫌。更多的事例是,很多教師并不愿做家教,但是一些家長通過熟人朋友找上門來,叫人難以推卻。
 
    在有償家教這個“市場”中,教師是被“需求”的對象,家長與學生才是“需求”方。那么這個“需求“又是怎樣產生的呢?義務教育要求學生就近按學區入學,似乎本可以實施“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不必汲汲于“分數”了。真要這樣,那么“有償家教”的市場自然就不存在了。問題在于不同初中學校的優質教師資源是不均衡的,教學質量自然也不一樣。有一個衡量初中學校優劣的直觀指標:升上本地區前幾所重點高中的人數有幾個?所以,不少家長一方面想辦法購買“學區房”,以讓孩子進一所中考升學率高的初中;另一方面,為讓孩子中考考上一所高考升學率高的高中,托關系找門路讓孩子上“有償家教”。也只有那些被人認為教學上有一手、提高成績有“絕招”的教師,才會學生盈門。
 
    那只把學生驅趕進“有償家教”牢籠的手,其實是教育資源不均衡之下的升學率競爭!坝袃敿医獭北砻婵词墙處煹昧恕板X”,實質性的動力是學生要“分”。對很多大城市的家長來說,為了“分”投入再多的“錢”也是值得的,是非!皠澋脕怼钡。有著這樣巨大的“市場需求”,山東省立法要禁止“有償家教”,家長會贊成嗎?
 
    任何一所學校,難免有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學生,哪怕是整體成績不錯,也有可能某一門課比較薄弱,家長想找個老師給孩子補一補,會好意思不給錢?如果山東省的禁止令得以通過,而以后違令者仍然存在,教師自然挨了板子,那么,同為違法者,家長是不是也得受處罰?
 
    教育在育人,教師本來應該既為“經師”又為“人師”,而所謂的“有償家教”純粹是為了提高“分數”,增加了學生負擔,異化了教育本質,是應該加以規范和制約。只是針對教育亂象,重要的是抽絲剝繭,理清頭緒,正本清源。簡單地針對表象立法,立了法卻又很難執行,反而失去了法律法規應有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報名電話
 上一條:技校校長的農民工培訓體會
 下一條:吳橋雜技藝術節31日開始

相關信息

河北技校網
  • 在線咨詢
  • 電話咨詢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自慰|国产欧美中文字幕|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超碰无码色中文字幕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