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能者走天下

已閱[4005]次 [2009-09-05]

  在金融危機寒風勁吹、就業環境日漸嚴峻之際,眾多求職者要獲得工作崗位須身懷技能的利器。如果除了有些力氣外別無所長,即使那報酬低、強度大的簡單勞動崗位也將不易尋得。因為這種“無技術含量”的求職者太多了。
 
    從廣義角度看,我國鄉村有幾億勞動力在就業市場上流動。但由于其大多數只能憑力氣在貨物搬運裝卸、建筑工地、人力采挖為主的煤礦或采石場等處打工,而相對于龐大的農民工群體,這些行業的用工量有限,所以他們的就業前景并不樂觀。且不說技術密集的電腦編程、網絡管理、儀表維護等崗位,即使普通的車、鉗、鉚、焊技術,水電煤氣設備和車輛修理也難以勝任。顯而易見,關鍵是缺少能滿足市場急需的,能“拿得出來”的特長或技術實力。
 
    從實質上講,所謂“民工荒”實際上是“技工荒”,是缺少現代化企業所需要的先進技術的操作者、生產者。其實,從事簡單勞動的力工從來都“不荒”,而且是大大地供過于求?上驳氖,據《長春日報》刊文說,吉林省雙陽區某鎮農民在外出打工之前先進課堂“充電”,全鎮已有數萬農民參加了有關的技術培訓,增強了求職競爭能力。當今,具備特長或技術,已成為就業市場中制勝的必備條件。據了解,江蘇省南京市技工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很受企業歡迎。湖北省武漢的技工月薪有的已超過本科畢業生。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學得技術有了特長不但求職的效率提高了,身價亦隨之上升,外出闖天下時也更加自信和有底氣。湖北“千人工程”培訓過的學員,許多人只試用一天就被錄用。由此足以證明,農民工不能再停留于“靠力氣吃飯”的陳舊觀念上,而是要盡快適應并過渡到“依靠特長和技術生存”上來,別再像以往那樣悶頭盲目地到處亂闖,而應理智清醒地確定一個提高自身能力的學習計劃,安下心來學上一門或幾門實用技術。無論參加培訓、拜師學藝,還是自學成才,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所成。為生存計為長久計,特別是青年一代農民工須把學技術置于人生規劃的戰略地位上,才是明智之舉。

報名電話
 上一條:返鄉農民工開網店尋致富路
 下一條:求職成本是“貧二代”大問題

相關信息

河北技校網
  • 在線咨詢
  • 電話咨詢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自慰|国产欧美中文字幕|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超碰无码色中文字幕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