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職業概況
1.1 職業名稱 攝影師。 1.2 職業定義 使用照相機、感光片、光源和造型技藝在室內外拍攝人像、風景、產品及生產或生活圖像信息的人員。 1.3 職業等級 本職業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1.4 職業環境 室內、外,常溫。 1.5 職業能力特征 具有一般語言表達能力,矯正視力不低于4.9,具有較強的色覺、形體感和空間感。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畢業(含同等學力)。 1.7 培訓要求 1.7.1 培訓期限 全日制職業學校教育,根據其培訓目標和教學計劃確定。晉級培訓期限:初級不少于180標準學時;中級不少于170標準學時;高級不少于160標準學時;技師不少于160標準學時;高級技師不少于160標準學時。 1.7.2 培訓教師 培訓教師應具備一定的攝影專業知識、實際操作能力和教學經驗。培訓初級、中級人員的教師應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培訓高級人員的教師應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取得大專院校相應專業講師職稱證書;技師的培訓教師應取得本職業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取得大專院校相應專業副教授職稱證書;高級技師的培訓教師應取得本職業高級技師資格證書,且在本職業連續工作2年以上,或取得大專院校相應專業教授職稱證書。 1.7.3 培訓場地設備 有容納30名以上學員的標準教室,教室采光、通風條件良好;30 m2以上的實習教室;有投影機或幻燈機等必要的教學設備;有照相機、三角架、燈具、背景等實習設備。 1.8 鑒定要求 1.8.1 適用對象 從事或準備從事攝影師職業的人員。 1.8.2 申報條件 ——初級(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經初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1年以上。 (3)本職業學徒期滿。 ——中級(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取得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中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以上職業學校本職業畢業證書。 ——高級(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取得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3)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高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高等職業學校本職業畢業證書。 (4)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大專以上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并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技師(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取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經本職業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攝影工作8年以上。 (3)大學本科攝影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并連續從事攝影工作3年以上。 ——高級技師(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取得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攝影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 1.8.3 鑒定方式 分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考核兩種方式。理論知識考試采用筆試,按標準答案評定得分;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現場實際操作考核,并分項目進行,按技能考試標準評定得分,由考評小組成員分別打分后,取考評小組(3人以上)的平均分。兩種考試(考核)均實行百分制,成績皆達到60分以上者為合格。技師和高級技師鑒定還須進行綜合評審。 1.8.4 考評人員與考生配比 理論知識考試為1:20;技能操作考核為1:15。 1.8.5 鑒定時間 理論知識考試時間為 100 min;技能操作考核根據其難易程度,單項考核用時為 10~20 min,每超時l min減單項分的3%。 1.8.6 鑒定場所設備 理論考場,不少于40 m2,備有20套以上的課桌椅,并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風環境。實際操作考場,長度不少于 7 m,寬度不少于 5 m,高度不少于 3 m;設備有照相機、變焦距鏡頭、三腳架等拍攝器具;5只以上造型燈,并配有柔光箱(傘、罩)、遮光罩等;適合拍攝黑白、彩色半身照或全身照的單色和夢幻背景等。
2. 基本要求
2.1 職業道德 2.1.1 職業道德基本知識 2.1.2 職業守則 (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抵制一切不健康的攝影要求。 (2)接待顧客態度友善、禮貌、誠懇。 (3)服務熱情、耐心、周到、文明經營。 (4)尊重顧客,平等待人。 (5)愛崗敬業,工作認真負責,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6)遵守操作規程,提高拍攝質量和工作效率。 (7)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現代知識和技能。 2.2 基礎知識 2.2.1 攝影發展史常識 2.2.2 攝影成像原理 2.2.3 照相機的種類、結構與性能 2.2.4 攝影鏡頭的種類、結構與性能 2.2.5 感光材料的種類與性能 2.2.6 曝光控制與影調調節 2.2.7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條款 2.2.8 與肖像權有關的法律條款 2.2.9 勞動法基本知識 2.2.10 電器的安全使用與防火基本知識
3. 工作要求 本標準對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技能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包括低級別的要求。 3.1 初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接 待 工 作 |
接待禮儀 |
1.能熱情迎接顧客,禮貌對待顧客 2.能耐心聽取顧客要求,尊重顧客意見 3.能禮貌送客 |
1.常用禮貌語言 2.服務規范用語 3.行業服務公約 |
二、 拍 攝 |
(一)證件照 |
1.能夠獨立操作照相機、布光、構圖、調焦、選擇準確的曝光組合、抓取瞬間 2.能夠拍攝各種證件照,并基本達到“符合規格、姿態端莊、神態自然、影調適當、影像清晰”的質量標準 |
1.光線造型 (1)光的造型特征 (2)光的造型效果 (3)布光效果 2.證件照的拍攝方法 (1)影室燈光證件拍攝 (2)室外自然光證件攝影 |
(二)紀念照 |
1.能夠為中青年人、老年人拍攝神態自然、姿態生動、影像清晰、構圖合理的紀念照 2.拍攝風景人像能夠兼顧人物與景物的表現 |
l.室內外人像的拍攝 2.畫面構圖 3.影調構成 4.線條構成 5.色彩構成 |
(三)小合影照 |
1.能夠配置光線均勻、光比適宜、光位適當的光線造型效果 2.能夠按被攝對象的長幼、師生、兄弟等關系進行排列,畫面排列既有變化又均勻 3.能夠完成5人以下(含5人)的小合影照的拍攝 |
1.小合影照的布光方法 2.小合影照的排列 3.小合影照的拍攝 |
3.2 中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
一、 接 待 工 作 |
項目介紹 |
1.能夠正確解答顧客提出的問題 2.能夠熱情介紹本單位的產品樣式和服務項目,提出適合顧客需求的建議 |
1.拍攝與化妝、暗房、整修的關系 (1)化妝基本常識 (2)負片沖洗 (3)照片制作 (4)照片整修 2.各類產品的特色 |
|
二、 拍 攝 |
(一)證件照 |
1.能夠觀察人物的外貌特征,運用攝影技巧美化被攝對象 2.能夠合理配置畫面主體與背景的色彩 |
1.整飾外貌缺陷的方法 (1)調整光線組合整飾外貌 (2)調整拍攝位置整飾外貌 (3)調整人物姿態、神態整飾外貌 (4)掩飾外貌缺陷,美化被攝對象 (5)復合使用矯形方法 2.色彩的搭配 (1)色彩的基調 (2)色彩的對比 (3)色彩的和諧 |
|
|
(二)紀念照 |
能夠為各年齡段的顧客拍攝出神態自然、姿態生動、構圖合理、影調(色調)適宜的影像 |
兒童照的拍攝 (1)兒童的心理特征 (2)誘導的方法 (3)瞬間的抓拍 |
|
(三)多人合影照 |
1.能夠拍攝50人以下的多人合影 2.能夠運用整齊或自然式排列方式。排列時照顧人物的主次、高矮、胖瘦、服色等關系。畫面布局均衡、反差適當、構圖合理、影像清晰 |
1.多人照的排列方法 2.合影照相關器材的使用 3.多人照的用光及拍攝 |
|
(四)藝術照 |
1.能夠依照顧客的審美情趣進行拍攝 2.能夠合理運用構圖配置、影調配置、色彩配置使畫面產生形式美感 3.能夠創作形神兼備的藝術形象 4.能夠拍攝高、中、低調照片 |
人像攝影的形與神高、中、低調影像 |
|
(五)翻拍 |
1.能夠使用黑白土色片、彩色負片對小幅圖表、照片等進行翻拍 2.能夠達到亮度均勻,影像清晰,影調、色彩、圖形不變形、不失真的再現性翻拍效果 |
1.翻拍的設備準備 (1)照相機 (2)翻拍臺 (3)翻拍燈具 (4)濾光鏡 2.原樣性翻拍 (1)布光方法 (2)鏡頭選擇 (3)拍攝 |
|
(六)婚紗照 |
能夠拍攝神態自然、姿態多樣、畫面美觀的婚紗套照 |
1.攝影前的設備 2.人物的姿態與神態 |
|
3.3 高級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接 待 工 作 |
接待咨詢 |
l.能夠正確解答顧客提出的疑難問題 2.了解顧客的審美心理,幫助顧客提高審美水平 |
l.消費心理學 2.審美心理學 |
二、 拍 攝 |
(一)團體照 |
l.能夠完成50人以上的團體照拍攝 2.拍攝的影像能夠達到行距緊密、姿態一致、影調勻稱、排列整齊、人物主次位置安排合理、用光適宜、背景選擇適當、不虛不動的畫面效果 |
1.團體照的組織排列 2.團體照的用光 3.團體照的背景選擇 |
(二)藝術照 |
1.能夠拍攝生活氣息濃郁,形式新穎,人物姿態、神態多樣,符合顧客審美需求的藝術套照 2.能夠運用構圖、影調、色彩的藝術語言,或巧妙運用攝影藝術的表現方法塑造藝術形象,表達情感 |
1.攝影藝術的表現方法 2.特殊濾光鏡的使用 3.影調、色彩、線條的情感特征 4.人物性格的表現 5.數字成像系統 |
(三)翻拍 |
1.能夠使用分色片、色盲片、反轉片進行翻拍 2.能夠對大幅圖表、照片等進行翻拍 3.能夠運用特殊技法進行突出性翻拍和校正性翻拍 |
1.感光材料的種類、性能 (1)分色片的性能 (2)色盲片的性能 (3)反轉片的性能 2.突出性翻拍 3.校正性翻拍 |
(四)婚紗照 |
1.能夠組織和引導顧客,使之流露出自然的動作、表情 2.能夠運用技術技法拍攝出單色調、偏色調、淡彩、重彩、仿舊、仿擬等超常的影像效果 |
1.現代婚紗攝影的趨向 2.畫面格調的營造 (1)單色調效果 (2)偏色調效果 (3)淡彩效果 (4)重彩效果 (5)仿舊效果 (6)仿擬效果 |
(五)產品照 |
1.能夠利用影室燈光、道具或現場的自然條件拍攝產品照 2.能夠運用攝影技術真實地表現產品的表面結構、形態、顏色、質感 |
1.產品照的使用設備 2.產品照的布光 3.背景的處理 4.產品照的現場 |
(六)藝術創新 |
1.能夠勝任本企業攝影樣片的拍攝工作 2.能夠創作出新穎、美觀,并在技術、工藝或表現形式等方面有創新的樣片 |
人像攝影的創作規律 |
三、 培 訓 |
技藝傳授 |
l.能夠講授與初、中級攝影師工作內容相關的專業知識 2.能夠比較系統地示范、指導證件照、紀念照、合影照、藝術照、翻拍、婚紗照的用光、用色、構圖、拍攝等實際操作的技術技巧 |
1.職業教學的基本知識 2.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
四、 影 室 設 計 |
(一)環境設計 |
1.能夠做到設計影室的風格符合企業定位和當地的審美情趣 2.能夠做到設計影室環境的裝飾與拍攝項目的風格統一 3.能夠做到設計的環境裝飾新穎、簡潔、美觀、大方 4.能夠做到設計的影室空間利用率高 5.能夠做到設計的環境照明亮暗適宜 |
1.環境風格 2.環境與項目的配合 3.影室照明 |
(二)燈光設計 |
1.能夠根據拍攝內容選擇燈具的規格、品牌、附件及反光板等 2.能合理設計燈位,便于使用 |
1.燈具的種類與性能 2.光線造型知識 |
(三)背景道具設計 |
1.能夠做到設計的背景、道具符合當地的審美情趣 2.能夠做到設計的背景、道具大小適宜,色彩配置和諧統一,位置安排合理 3.能夠做到設計的背景、道具新穎、美觀,與拍攝內容相符 |
l.背景、道具的設計 2.色彩的配置 |
3.4 技師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接 待 工 作 |
指導消費 |
l.能夠主動探詢顧客的審美取向 2.能夠誘導健康的審美情趣 |
1.攝影美學基本原理 2.審美心理學的基本知識 |
二、 拍 攝 |
(一)廣告攝影 |
1.能夠了解顧客需求、產品特點及宣傳的內容、目的和對象 2.能夠創作出創意新穎、主題突出、形象鮮明、形式美觀、寓意深邃、具有較強視覺沖擊力的廣告攝影作品 |
l.廣告攝影的設計 2.廣告攝影的拍攝 |
(二)技藝創新 |
能夠創造出符合時代精神和審美潮流,并有市場價值的照相新品種、新款式、新項目 |
人像攝影的藝術思維 |
三、 培 訓 |
教學 |
1.能夠講授與高級以下(含高級)攝影師工作內容相關的專業知識 2.能夠從藝術角度評價攝影作品,指導藝術創作 3.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
1.攝影師的職責和素質 2.培養創造性的方法 |
四、 經 營 管 理 |
(一)技術人員管理 |
1.能夠根據企業技術人員的技術特點和技能水平,合理分配工作崗位 2.能夠根據本企業發展需要,合理安排技術人員參加培訓、比賽和技術交流等活動 |
照相館的經營管理 |
(二)產品質量管理 |
1.能夠準確分析影響產品質量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決辦法 2.能夠制定并執行本企業的照相產品質量標準和管理制度 |
1.照相與后期加工的關系 2.國家、地方有關照相業的質量標準 |
(三)設備管理 |
能夠針對企業的設備狀況,制定設備管理措施 |
攝影器材的保養 |
五、 理 論 研 究 |
技術理論研究 |
1.能夠比較系統地歸納總結實際操作經驗,并撰寫技術性文章 2.能夠撰寫攝影作品欣賞的評論文章 |
說明性、評論性文章的寫作 |
3.5 高級技師
職業功能 |
工作內容 |
技能要求 |
相關知識 |
一、 拍 攝 |
技藝創新 |
1.能夠做到攝影藝術創作有獨特的風格,創作的作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致,在全國同行業中產生較大的影響,對行業發展具有導向作用 2.能夠處理和解決高難度的技術難題 |
藝術風格與流派 |
二、 培 訓 管 理 |
(一)教學 |
1.能夠系統地講授人像攝影、廣告攝影的知識,并能指導各種人像攝影、廣告攝影的創作活動 2.能夠注重學員個性化的培訓 |
藝術才能與藝術個性 |
(二)教學管理 |
1.能夠制定攝影培訓班教學計劃、教學大綱 2.能夠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 |
教學計劃、大綱的制定 |
三、 經 營 管 理 |
(一)技術人員管理 |
能夠勝任本地區技術人員培訓、比賽、技術交流等活動的組織工作 |
|
(二)行業管理 |
1.能夠了解國際攝影發展動態和國內同行業的經營狀況,掌握社會消費動向,適時提出行業發展計劃 2.能夠協助有關部門搞好行業規劃、網點布局和物價管理;制定行業服務規范和產品質量標準,實施技術考核,當好政府參謀;促進企業間的聯系和國際國內同行業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 |
1.本地區服務對象的特點 2.搜集信息的途徑和方法 3.市場營銷學 |
四、 理 論 研 究 |
藝術理論研究 |
l.能夠系統全面地總結人像攝影、廣告攝影的實踐經驗 2.能夠正確總結攝影藝術創作規律 3.能夠分析人像攝影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4.能夠完成人像攝影的專題研究項目 |
1.攝影藝術概述 2.論文寫作 |
4. 比重表 4.1 理論知識
項目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技師(%) |
高級技師(%) |
基本要求 |
職業道德 |
5 |
3 |
3 |
— |
— |
基礎知識 |
65 |
52 |
37 |
25 |
15 |
相 關 知 識 |
接 待 工 作 |
接待禮儀 |
5 |
— |
— |
— |
— |
項目介紹 |
— |
5 |
— |
— |
— |
接待咨詢 |
— |
— |
5 |
2 |
— |
接待消費 |
— |
— |
— |
3 |
— |
拍 攝 |
證件照 |
5 |
— |
— |
— |
— |
紀念照 |
15 |
— |
— |
— |
— |
合影照 |
5 |
5 |
3 |
— |
— |
藝術照 |
— |
20 |
15 |
13 |
10 |
翻拍 |
— |
7 |
2 |
2 |
— |
婚紗照 |
— |
8 |
10 |
5 |
5 |
產品照 |
— |
— |
5 |
— |
— |
廣告攝影 |
— |
— |
— |
10 |
5 |
藝術創新 |
— |
— |
10 |
10 |
15 |
培 訓 |
技藝傳授 |
— |
— |
5 |
— |
— |
教學 |
— |
— |
— |
5 |
5 |
教學管理 |
— |
— |
— |
— |
5 |
影 室 設 計 |
環境設計 |
— |
— |
2 |
— |
— |
燈光設計 |
— |
— |
2 |
— |
— |
背景、道具設計 |
— |
— |
1 |
— |
— |
經 營 管 理 |
技術人員管理 |
— |
— |
— |
4 |
2 |
產品質量管理 |
— |
— |
— |
3 |
2 |
設備管理 |
— |
— |
— |
3 |
— |
行業管理 |
— |
— |
— |
— |
6 |
理論研究 |
技術理論研究 |
— |
— |
— |
15 |
10 |
藝術理論研究 |
— |
— |
— |
— |
20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操作
項目 |
初級(%) |
中級(%) |
高級(%) |
技師(%) |
高級技師(%) |
技 能 要 求 |
接 待 工 作 |
接待禮儀 |
10 |
5 |
1 |
1 |
1 |
項目介紹 |
— |
5 |
1 |
1 |
1 |
接待咨詢 |
— |
— |
3 |
1 |
1 |
接待消費 |
— |
— |
— |
2 |
2 |
拍 攝 |
證件照 |
30 |
10 |
5 |
2 |
2 |
紀念照 |
30 |
10 |
5 |
3 |
2 |
合影照 |
30 |
15 |
10 |
5 |
2 |
藝術照 |
— |
20 |
15 |
10 |
10 |
翻拍 |
— |
15 |
5 |
5 |
2 |
婚紗照 |
— |
20 |
15 |
5 |
10 |
產品照 |
— |
— |
15 |
5 |
2 |
廣告攝影 |
— |
— |
— |
10 |
10 |
藝術創新 |
— |
— |
15 |
15 |
10 |
培 訓 |
技藝傳授 |
— |
— |
5 |
2 |
2 |
教學 |
— |
— |
— |
3 |
3 |
教學管理 |
— |
— |
— |
— |
5 |
影 室 設 計 |
環境設計 |
— |
— |
1 |
1 |
1 |
燈光設計 |
— |
— |
1 |
1 |
1 |
背景、道具設計 |
— |
— |
3 |
3 |
3 |
經 營 管 理 |
技術人員管理 |
— |
— |
— |
3, |
2 |
產品質量管理 |
— |
— |
— |
4 |
2 |
設備管理 |
— |
— |
— |
3 |
1 |
行業管理 |
— |
— |
— |
— |
5 |
理論研究 |
技術理論研究 |
— |
— |
— |
15 |
5 |
藝術理論研究 |
— |
— |
— |
— |
15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